在2015年,楊家森醫師等人提出了使用白蛋白-膽紅素(ALBI)等級來客觀評估肝功能的方法。該模型使用血液中的血清白蛋白和膽紅素表現量來計算。ALBI等級的計算公式為:ALBI分數 = 0.66×log10 [總膽紅素(μmol/L)] – 0.085× [白蛋白(g/L)]。
根據ALBI評分,患者可以分為三級,分別是第一級(ALBI分數≤ -2.60)、第二級(-2.60 < ALBI分數≤ -1.39)和第三級(ALBI分數 > −1.39)。ALBI等級可以客觀地評估肝功能,且比傳統的Child-Pugh和MELD終末期肝病評分方法更準確。然而,在外傷性肝損傷的病人中,尚未有相關研究驗證ALBI等級對預後評估的準確性。
本研究回顧性地分析了200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一級外傷中心收治的259例外傷性肝損傷患者的資料。研究使用多元邏輯回歸分析來確定預測死亡率的獨立危險因素。結果發現,ALBI評分是死亡率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OR,2.79;95% CI,1.27–8.05;p = 0.038)。與第一級患者相比,第三級患者的死亡率明顯更高(24.1 % vs. 0.0 %,p < 0.001),住院時間更長(37.5 天 vs . 13.5 天,p < 0.001)。因此,本研究顯示ALBI等級是一個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可用於協助對於外傷性肝損傷病患進行死亡風險的臨床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