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慰祖 / 專題報導


表這項好消息。
由高雄長庚醫院國際超顯微淋巴水腫治療中心主任楊家森醫師領軍的團隊屢創佳績,近年積極發展淋巴水腫超顯微手術,截至2021年6月為止,已完成300例手術,締造一項新的里程碑,2021年10月榮獲國際非營利組織LE&RN認證為「淋巴疾病手術卓越中心」,使得該中心正式躋身全球六個手術卓越中心之一。
楊家森醫師表示,全世界罹患淋巴水腫的病患平均每30人就有1人,已開發國家約有兩成乳癌與四成婦癌病患在接受治療後罹患淋巴水腫。探究造成淋巴水腫的原因,除了先天性因素外,後天則常見於癌症病人,例如乳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婦科癌症或男性的攝護腺癌、睾丸癌等,主因是手術切除淋巴結或經放射線治療後,造成淋巴途徑破壞,引發淋巴回流受阻進產生淋巴水腫。
高雄長庚醫院就有一位56歲女性病患因為C型肝炎引起末期肝硬化,需要接受肝臟移植治療,但過去六年苦於左下肢淋巴水腫,並且因為皮膚滲出淋巴液造成反覆感染發燒,導致無法手術。
在楊家森醫師執行超顯微手術後,恢復良好,術後半年後由高雄長庚醫院院長王植熙醫師率領的肝臟移植團隊完成肝臟移植,在團隊細心照顧下,克服腹水與膽汁多重細菌感染的情況。目前該病患接受肝臟移植手術已經超過一年,整體恢復狀況相當好。
淋巴水腫治療LVA國際主流高雄長庚六年完成300例里程碑
楊家森醫師指出,淋巴水腫病患建議應及早接受手術,以避免產生蜂窩性組織炎等併發症。目前「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VA),是治療淋巴水腫有效的術式,顯微重建外科醫師使用高倍顯微鏡,將患肢的淋巴管分離出來後,與鄰近的小靜脈進行吻合,重新建立淋巴液回流的替代道路,讓滯留肢體造成腫脹的淋巴液由此通道回流至靜脈系統,以改善肢體腫脹。
他表示,LVA手術時間約需6~8小時,傷口約5公分,術後幾乎不疼痛,隔日即可下床,住院天數約3~4天。以目前所有治療淋巴水腫的術式中,LVA具有傷口小、對病人傷害極小,以及恢復時間快等優點,逐漸成為國際的主流。
高雄長庚醫院自六年前引進超顯微手術,2021年6月順利達成300例里程碑,除台灣病人外,也先後協助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等 15位國際醫療病人,其中以乳癌、婦癌術後罹患淋巴水腫的病患為大宗。
楊家森醫師說,除了發表淋巴水腫臨床論文之外,團隊積極著手於淋巴水腫的基礎研究,已證明淋巴水腫病患接受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後,在淋巴水腫體積減少後,全身的氧化壓力明顯下降,而且抗氧化能力明顯增高,確認一 直以來的疑問,也就是淋巴水腫或許是局部的腫脹,但卻有全身性影響,這項成果已發表於2021年4月國際知名的臨床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國際超顯微淋巴水腫中心國際肯定
楊家森醫師強調,這是高雄長庚醫院國際超顯微淋巴水腫中心朝著淋巴水腫基礎研究(釐清淋巴水腫致病機轉)邁開的一小步,終極目標是有朝一日能預防淋巴水腫,而非治療。
事實上,高雄長庚在院長王植熙醫師的支持下,整合各專科組成以淋巴水腫病患為中心的醫療團隊,並於2019年8月成立「國際超顯微淋巴水腫治療中心」,提供更完整的醫療服務,主要由整形外科楊家森醫師、麻醉部主任吳紹群醫師、放射診斷科副主任林偉哲醫師、復健科李炎諭醫師、放射腫瘤部主任王友明醫師、耳鼻喉部羅盛典醫師,以及專科護理師、個案管理師等共同組成。
跨單位組成的尖兵由楊家森醫師擔任醫療團隊主任,並在高雄長庚副院長陳武福的帶領與淋巴水腫團隊共同努力,終於在2021年10月獲得國際非營利組織 Lymphedema Education & Research Network (LE&RN)認證為「淋巴疾病手術卓越中心」,為目前全球僅有的六個手術卓越中心之一。
淋巴水腫中心專屬空間 2022年完工
楊家森醫師表示,長庚醫院將藉此認證持續與國際接軌,提升台灣淋巴水腫治療於國際的專業度與知名度。高雄長庚醫院目前正著手規劃興建「淋巴水腫中心專屬空間」,預計2022年完工,未來將整合淋巴水腫/復健門診及專屬復健空間,由國際認證的淋巴水腫治療師執行復健,提供淋巴水腫病人更完整便利的全方位醫療服務。
楊家森醫師除了臨床服務外,同時受邀前往國外知名大學附設醫院演講(例 如:瑞士蘇黎世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英國倫敦皇家Marsden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國際醫學會演講「國際超顯微外科醫學會(ICSM)、國際顯 微外科醫學會(WSRM)」,以及超顯微手術示範(瑞士蘇黎世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
在學術研究方面,楊家森醫師已發表14篇淋巴水腫論文,一篇發表在美國外科學院官方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影響因子6.113 分,在全世界212本外科期刊排名第14),此篇論文證明嚴重淋巴水腫接受超顯微手術後仍可以有顯著改善,也改寫淋巴水腫治療準則。
另有7篇(4篇原創、3篇letter)發表於整形外科最好的期刊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影響因子4.730分,外科期刊排名29/212)、1篇發 表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影響因子 6.071分,外科排名15/ 212)、2篇發表於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影響因子 4.241分, 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排名 39/169)、2篇發表於Journal of Surgicall Oncology(影響因子3.454分,外科期刊排名59/212)、1篇發表於Journal of Plastic, Aesthe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影響因子2.740分,外科期刊排名90/212),同時受邀撰寫兩本英文淋巴水腫教科書章節。
延伸閱讀 : 【聯合報】科普好健康/高齡、多病高風險手術 精準麻醉恢復較快
延伸閱讀 : 【醫藥新聞週刊】高雄長庚淋巴水腫LVA 治療研究傳捷報
延伸閱讀 : 【蘋果新聞網】海洋弧菌肇禍!嘉義漁民右腳腫如象腿,醫師「體內造路」助重生
延伸閱讀 : 【醫藥新聞週刊】高雄長庚改寫全球淋巴水腫治療準則
延伸閱讀 : 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手術
延伸閱讀 : 淋巴水腫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VA)的吻合類型之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