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手術

在已開發國家中,淋巴水腫(Lymphedema)最常見於癌症患者。為了癌症分期診斷及阻斷癌細胞擴散的途徑,淋巴廓清術成為癌症手術時所必須執行方式。但切除淋巴結會不可避免地破壞了淋巴系統的完整性,造成淋巴液回流受阻,有些病患會因而發生淋巴水腫。而後續的放射線或化學治療也會增加淋巴水腫及蜂窩性組織炎的機率。淋巴水腫雖鮮少危及性命,卻能造成極度不適與低落之生活品質。中度或重度淋巴水腫患者的淋巴攝影檢查時,其患肢的皮膚常呈現瀰漫或星狀的真皮回流(dermal backflow)。這個現象目前被解釋為表淺淋巴系統功能喪失的表徵。

全世界目前普遍認為這一族群的淋巴水腫病患是不適合接受超顯微淋巴靜脈吻合手術(lymphaticovenous anastomosis, LVA)治療。

然而,楊家森醫師在2020年2月發表於美國外科學院官方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JACS, 美國外科學院官方期刊)的醫學論文中,長期追蹤並詳細紀錄了100位中重度淋巴水腫病患在接受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手術後的變化。

楊醫師以醫學實證的方式,用不同面向證實了當中重度淋巴水腫病患接受超顯微手術後,所能得到的改善並不亞於輕度淋巴水腫。在這論文中使用核磁共振(MR volumetry)來精準評估病友們在接受超顯微手術後體積的改變。受到美國外科學院官方期刊審稿專家之讚賞,認為MR volumetry應作為日後評估淋巴水腫術後改善之標準。這篇超顯微手術論文,除凸顯了超顯微手術於治療淋巴水腫的重要性,更進一步代表了輕度、中度或重度淋巴水腫,都可接受微創的超顯微手術。

『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手術』屬於生理性重建手術


1.使用超高倍顯微鏡將淋巴管吻合至鄰近的小靜脈進行。

2.建立淋巴液回流之替代道路改善肢體腫脹。

3.手術傷口小且手術後疼痛減少。

4.僅需住院三至四天,且術後隔日即可下床。

5.手術後一星期可恢復正常日常活動,術後2至3週可恢復正常運動。

建議一旦確診為淋巴水腫,應儘早接受微創的超顯微手術,避免因隨著年齡與感染次數的增加,造成淋巴系統更嚴重老化,加速淋巴管病變,影響改善程度。

延伸閱讀 : 【醫藥新聞週刊】高雄長庚超顯微手術300例躋身全球六個淋巴疾病手術卓越中心
延伸閱讀 : ZEISS Vision 175th | LVA淋巴水腫專家楊家森醫師專訪
延伸閱讀 : 【自由時報】淋巴水腫不必切除腫脹部位! 高雄長庚發展超顯微手術治療
延伸閱讀 : 【醫藥新聞週刊】高雄長庚淋巴水腫LVA 治療研究傳捷報
延伸閱讀 : 【醫藥新聞週刊】楊家森領先全球 提出LVA黃金標準數字
延伸閱讀 : 【蘋果新聞網】海洋弧菌肇禍!嘉義漁民右腳腫如象腿,醫師「體內造路」助重生
延伸閱讀 : 【醫藥新聞週刊】高雄長庚改寫全球淋巴水腫治療準則
延伸閱讀 : 淋巴水腫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VA)的吻合類型之決策
延伸閱讀 : 【醫藥新聞週刊】不插管全靜脈精準麻醉,吳紹群高雄長庚獨步全球

楊家森
現任
高雄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高雄長庚醫院淋巴水腫中心主任
高雄長庚醫院燒傷病房主任

學歷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系學士畢業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生物化學學士畢業

經歷
日本東京大學附屬醫院淋巴水腫超顯微手術研究員

會員限制

提醒您!文件限定VIP會員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