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慧芬/高雄報導
嘉義漁民蔡先生2年前受到海洋弧菌感染,導致右下肢嚴重發炎,形成如象腿外觀,讓他行動不便,鞋子穿不下,輾轉到高雄長庚醫院就診,醫師運用超顯微淋巴靜脈吻合手術,手術時以顯微鏡輔助,找到患者受損淋巴管,接到健康靜脈,引流淤積淋巴液,成功改善這類淋巴受阻,所導致淋巴循環阻塞後遺症。
收治蔡先生的高雄長庚醫院淋巴水腫中心主任楊家森表示,超顯微淋巴靜脈吻合手術是目前所有治療淋巴水腫的外科術式中對病人傷害最小的手術,此手術是屬於生理性重建的繞道手術,在超高倍顯微鏡下將淋巴管吻合至鄰近的小靜脈,進而建立淋巴液回流的替代道路來改善淋巴水腫。
高長整形外科醫師楊家森表示,手術困難度在要找到僅0.03公分粗的淋巴管與0.04公分的靜脈將其接合,「這麼細卻至少得縫5針才接得起來」,讓阻塞且受損的淋巴管,得以從未受損靜脈流出,有如「再造」替代道路,改善原有堵塞路徑。

楊家森表示,超顯微淋巴靜脈吻合手術的優點包括了手術傷口小,術後幾乎不疼痛;住院一般僅需三至四天,術後隔日即可下床,手術後一星期可恢復正常日常活動,術後二至三周可恢復正常運動。
楊家森表示,蔡先生在接受超顯微淋巴靜脈吻合手術後,右腿腫脹如象腿情況逐漸改善,經追蹤21個月後,左、右腿外觀相符;這類手術時間長約需8個小時,健保不給付,約需自費30萬元。

延伸閱讀 : 【醫藥新聞週刊】高雄長庚超顯微手術300例躋身全球六個淋巴疾病手術卓越中心
延伸閱讀 : ZEISS Vision 175th | LVA淋巴水腫專家楊家森醫師專訪
延伸閱讀 : 【自由時報】淋巴水腫不必切除腫脹部位! 高雄長庚發展超顯微手術治療
延伸閱讀 : 【醫藥新聞週刊】高雄長庚淋巴水腫LVA 治療研究傳捷報
延伸閱讀 : 【醫藥新聞週刊】高雄長庚改寫全球淋巴水腫治療準則
延伸閱讀 : 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手術
延伸閱讀 : 淋巴水腫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VA)的吻合類型之決策
延伸閱讀 : 【醫藥新聞週刊】不插管全靜脈精準麻醉,吳紹群高雄長庚獨步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