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第五年住院醫師顱底模擬手術

作者 / 莊銘榮 醫師

神經外科醫師的養成是一條艱辛無比的道路。

外科醫師的醫術和信心都是從不斷的練習累積而來。但不同的是,練習常需要在活人身上練習。可是病人誰願讓年輕醫師「練習」?但矛盾的是,如果不讓醫師從做中學、錯中學,他們如何進步?經驗如何傳承?尤其是我們神經外科,不論是腦部手術或脊椎手術,稍有差池就會造成一個不可逆的功能損傷,影響一個人生或是一個家庭的未來。也因此在神經外科醫師養成的過程當中,接受模擬手術的訓練是每個年輕醫師的必經之路。

我從住院醫師第三年開始(2008)一直到2018年從曼菲斯及小岩城進修完回國,進行屍體(屍頭)解剖是我自我訓練的核心項目,也是小岩城學派的重要心法。我算了一下,這十一年內,我以學員身分參加過22次的解剖訓練營(絕大多數是自費課程),許多的困難顱底入路或腦部深部手術我都是在這類的解剖訓練營中首次進行。

在各種國內外提供屍頭解剖課程的單位中,慈濟大學模擬訓練中心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因為他的大體都是由信徒或是大愛病患捐出,稱作「無語良師」。這大大有異於尤其是國外的專業屍頭市場的商業買賣。而這讓慈濟的訓練,除了醫療專業,也充滿了人文色彩。而慈濟一年會舉辦到至少六周(六輪)這樣的醫學大體訓練課程,提供給全台灣所有的醫學會與醫療單位,包含我們神經外科。而每次進行課程之前,中心都會介紹每一位無語良師,播放他們的生前照片,述說他們的人生故事。每個學員在進行模擬手術前,會見到無語良師的家屬,並聽聞每位良師的生平簡介,也因此下刀前會有特別的感受,這個人文情懷也是慈濟無語良師課程的特色之一。

回國後我從學員晉級,很常受邀於各訓練單位擔任大體節剖的講師,親自在顯微鏡下邊操作邊口述示範各種解剖構造及手術路徑。這三年開始有顱底解剖或超顯微血管搭橋訓練請我擔任課程主持人,設計整個訓練課程。而今年對我尤其不同的是,我決心要自己參加課程前無語良師的親屬家訪,仔細聆聽他們對自己親人的介紹,述說奉獻的心路歷程。而我將撰寫無語良師的生平介紹,製作PPT投影片,課程前將用來介紹老師給每一位參加的學員,也是留下珍貴的紀錄。

就在昨天,神經外科醫學會集合全國各訓練中心的資深住院醫師(第五年),在慈濟模擬訓練中心進行無語良師模擬手術課程訓練。而今年我設計的模擬手術課程,特別將手術訓練分成兩個訓練組別,讓學員事先選擇自己希望精進的課程。其中一個組別是全顯微鏡訓練。而另外一個組別,上午是顯微鏡訓練,下午則是經鼻內視鏡訓練。這樣的課程安排,期望每個學員在有限的一整天時間,都能依據自己的興趣進行深入的模擬訓練,並將訓練的結果帶回自己的臨床。

而昨天的課程非常緊湊充實,每個講師都卯足了全力。我看到同學都具精會神在演練及觀摩,我相信在嚴肅的表情下是興奮的心情。因為絕大多數的他們,雖然已經是台灣各大醫學中心的資深住院醫師,但是都是第一次自己拿著高速氣鑽和顯微器械,在高倍的手術顯微鏡下,來到這麼深的顱底,把一條又一條的顱底血管與顱底神經逐一剝離,仔細揣摩上帝創造人體的奧妙結構。

傳統的外科醫生養成從師徒相傳、嘗試錯誤,到熟能生巧、最後到游刃有餘。培養一位神經外科醫師更是需要非常長的時間。今天我們在這裡的所有資深神經外科住院醫師,正因為無語良師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縮短了醫師養成的時間,也減少醫師在真病人身上發生失誤,造福無數病患。而除了成就醫術,大體老師更傳達了一份人文情懷。有句話是「一個醫學生面對人體的感受,決定了他以後面對病人的態度,」今天這樣的儀式意義,不僅是醫學教育,更是人文教育、生死教育。希望年輕醫師了解,無語良老師曾是有血有淚有思想的人,不只是冷冰冰的軀體。未來面對病人時,不要只看到病,更要看到人,」

感謝所有犧牲假期全力教學奉獻的講師,也感激每個學員的專注參與。當然最後我們全體參與這樣神聖工作的老師與學員,承諾我們務必用我們的專注與學習回報所有無語良師與他們家屬的珍貴奉獻。僅以獻上我們的感恩。

謝謝。

莊銘榮 Ming-Jung Chuang
現職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腦腫瘤神經外科科負責人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

專長
困難腦瘤顱底手術與脊髓手術
功能性保護腦部手術
兒童神經外科與先天性神經系統手術(兒童腦瘤、毛毛樣病、顱顏畸形、脊柱裂、脊椎側彎、水腦與水囊症、腦部畸形)
癲癇手術與手術評估
迷走神經刺激器植入
深部腦電極與腦皮質電極置放

經歷
美國曼菲斯聖裘德兒童腫瘤研究醫院
曼菲斯理柏納醫院
田納西大學神經科學中心臨床研究醫師與基礎訊號研究
(師事神經外科Frederick A. Boop教授及神經內科James W. Wheless教授)
大里仁愛脊椎側彎中心臨床研究員 (師事 張國華教授)
林口長庚 顯微重建外科臨床研究員 (師事 莊垂慶教授)
林口長庚 顱顏外科臨床研究員 (師事 陳國鼎主任)
林口長庚 神經外科臨床研究員 (師事 吳杰才主任)
台北榮總 小兒神經外科臨床研究員 (師事 黃棣棟教授)
高雄長庚 神經外科總醫師 (師事 何治軍教授)
高雄長庚 神經外科住院醫師
林口長庚 外科部住院醫師

著作、研究與發表
科技部計畫2件,SCI論文12篇
教科書著作4章節,醫學專業著作1本
國際邀請演講5次,國際醫學會報告16次
國內醫學會醫學中心邀請演講44次,論文獎3次

會員限制

提醒您!文件限定VIP會員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