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蔡岳儒醫師

小瑜星座的初訪體驗
因為疫情,以往習慣的⾯對⾯訪談過程,變成了線上作業,但也因為這樣的轉變,體認到居家會議的魅⼒。透過網路會議軟體的幫助,可以在任何⼀個接收得到網路的地點和互動的對象進⾏討論會議,可以是咖啡廳,可以是家裡的中島餐桌,不害躁的話…⾺桶上也可以,敲定時間準備好資料,『Anytime & Anywhere』。
剛接到曼陀(Mentor)公司邀約這個活動,還有⼀點忐忑不安,想想也是討論⾃⼰拿⼿熟悉的乳房整形重建話題,雖然對於星座⽅⾯⾃⼰僅只於總共12或是13個星座,以及⾃⼰是傳說中愛好⾃由的⼈⾺座,還是硬著頭⽪答應下來,體驗⼀番。
⼩⼩的⼼得是,這種跨界的合作訪談,如果可以在事前有個會前會感覺上會⽐較精確。畢竟兩⽅的知識背景不太相同,對於⼀些⼰⽅想當然爾的事情,帶到對⽅的專業裡頭去可能會⾯臨窒礙難⾏的狀況。
了解曼陀隆乳以及特色
曼陀(Mentor)⾃1969年成⽴於美國,在全世界擁有100+國的認證,⽽在台灣的各⼤醫學中⼼普及率更是完美的100%,有10年以上的植體植⼊後追蹤數據,是⽬前全球市佔率第⼀的品牌。
以醫師端使⽤經驗來說,曼陀(Mentor)在台灣的乳房植體產品線⿑全,從光滑⾯圓形,粗糙⾯圓形,⽔滴形,各式植體可供患者以及醫師作選擇。即便可能因為治療因素,不得不分階段進⾏重建隆乳⼿術,期間仍然有光滑⾯組織擴張器(舊型)&粗糙⾯組織擴張器(新型)可供使⽤。
⽽以患者或是客⼾端來說,除了上述安全性以及選擇性,在新式的⽔滴形植體以及粗糙⾯組織擴張器在台灣上市之後,還提供了10年的⾮⼈為傷害產品保固,更添加了⼀層保障。
什麼樣的人需要隆乳的協助
隆乳是屬於美容⾃費⼿術的範疇,嚴格說起來並不像是疾病有明確的適應症。換句話說,只要對⾃⼰乳房形狀有不滿意的患者,無論是太⼤太⼩太垂太奇怪,都可以來診諮詢。⽽來診諮詢的時候,可能需要⾃⼰準備⼀下需求表,完整的術前諮詢準備,會⽐較容易和醫師討論達成⼿術的共識:
1.升級到多少罩杯?
2.要⾃然還是乳溝深?
3.疤痕藏哪裡?
很多⼥性在談及隆乳⼿術時,還是會有點害羞。但看到術後的她們,在IG上⾯開始發⾃拍、穿⾐服也更有⾃信,就是我們身為醫⽣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乳房重建則⼜是另外⼀個狀況,因為需要考慮到乳癌的治療,各種的⼿術⽅式選擇⼜更多⼀些,這些都歡迎各位患者勇敢的到診間進⾏諮詢:
1.⽴即性重建或是延遲性重建?
2.乳房植體還是⾃體組織?(也可以合併使⽤)
3.想要同步升級罩杯還是維持現狀罩杯⼤⼩?
4.乳頭乳暈要⽤⼿術還是刺⻘?
重建這件事,不僅是重建乳房外觀形狀,其實也包含⼼理狀態。過去病患會⻑期與不確定的情緒共存,當她們結束⼿術,看到乳房完整美麗、還能穿泳⾐泡溫泉,不會時時覺得⾃⼰因為乳癌剝奪⾃⼰的⼀部分⽣活。
術後恢復與衛教
隆乳術後快則當天可以回家,即便留院休息⼀天也是隔⽇早上經醫師確認無異常狀況後即可返家休息。傷⼝⼀般在蔡醫師個⼈習慣是使⽤防⽔敷料直接覆蓋⾄回診才做更換檢視。也因為蔡醫師常規使⽤內視鏡做組織剝離達到精準⽌⾎以及減少組織傷害,術後也不放置引流管。因此返家後,僅需要按時服⽤抗⽣素以及適量⽌痛藥,避免⼤動作的上肢活動和跑跳運動或撞擊,以及全天候穿著固定位置的術後內⾐即可。
⽽乳房重建術後,⼀般建議住院⼀段時間觀察,除了本身組織因為先前乳癌治療可能會有影響外,引流管往往是無法避免的需要被放置觀察。但⼀般2-3天之後,狀況以及傷⼝皆穩定的狀態,即便引流管還未達到可拔除的狀況,仍然可以在學習如何照顧管路以及登記引流量之後返家,⽽引流管則於回診時視情況拔除。返家後,也需要按時服⽤抗⽣素以及適量⽌痛藥,避免⼤動作的上肢活動和跑跳運動或撞擊,以及全天候穿著固定位置的術後內⾐。
延伸閱讀 : Dr.Yueh-Ju Tsai | Experience in Lower Limbs Salvage and Reconstruction
延伸閱讀 : 擺脫減重後的贅皮,擁抱第二人生
延伸閱讀 : 好奇心殺死一隻貓?飲料封口機危機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