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Dr.Yueh-Ju Tsai | Experience in Lower Limbs Salvage and Reconstruction

緣起,其實是智利籍醫師Nicolas Flores在2018年來到高雄長庚整形外科接受為期一年的顯微手術訓練。

從一開始的「零」經驗,漸進式地接受各種設計好的訓練:
1.肝動脈&膽管顯微重建宗師 – 林燦勳副教授的手套縫合實驗室訓練。
2.周邊神經&靜脈曲張重建大師 – 謝青華部長的小鼠股動脈接合實驗室訓練。
3.吃苦耐勞&勤勞樸實的重建小蜜蜂群 –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群的各式顯微重建手術室指導。
4.超顯微重建大師 – 楊家森副主任的淋巴超顯微重建手術室指導。

最終,Nicolas Flores在2019離開台灣的時候,也能夠在主治醫師的監督視導之下,獨立的完成一台頭頸癌的重建手術。

圖為Nicolas於2019離開台灣前完成Farewell Speech後合影

整形外科的外國籍醫師到訪接待以及事務處理,從擔任總醫師時期就是家常便飯,至今仍然能夠知道居留證該怎麼申請,或者是電話卡怎麼辦理最方便…等。也可能因為如此,和這些外國籍醫師往往也都比較親近,工作之餘有時也會一同出遊。

圖為哥倫比亞籍Leo醫師及陳彥州醫師

而在Nicolas醫師返回智利之後,也持續在醫學中心貢獻在台灣所學,在遙遠彼岸的會議邀請我在COVID-19的疫情之中線上分享一些下肢重建上的汗水血淚經驗。

圖為7/1當日視訊會議截圖

會議內容

身為一位整形外科專科醫師,進行任何重建手術前,考慮的都不僅是患者傷口或缺損該如何填補,同時需要將功能性以及患者個人狀況甚至是職業一併考量。因此要說每一位患者的重建手術都是量身打造的計畫,是一點都不為過的。

會議當中,從創傷的第一線處置,談到後續的階段重建術式選擇,可能遇到的兩難陷阱,以及一些可以提供幫助的醫材討論,甚至涵蓋了患者的社會以及心理狀態。

到急診時狀似淒慘的傷口需要至當處理外,也一定不能輕忽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呼吸通氣血循狀況; 需要階段性手術的時候,如何兼顧骨骼血管神經肌腱的覆蓋保存修補以及壞死組織的去除; 最後設定重建計畫的時候,是否能夠依照患者的缺損程度,身體狀況, 工作性質…等,進行一個最符合患者需求的重建術式; 而另一個最容易忽略的面向,則是患者在這漫長的重建過程,無數次的手術以及復健治療,心裡是否也同樣地保持健康強壯。

會後感想

對我來說,是個蠻有趣的體驗,而在未來線上會議趨勢幾乎是確立的,無論疫情的狀況是否消散,這也是我輩勢必得理解並且熟知的。

首先,看得出來對方(智利)在疫情之下也是採取分散多處進行會議,避免過度集中造成集體染疫。再者是,類似的線上會議,除了上半身的服裝儀容需要注重之外,還需要注意一下動作以及臉部表情管理,不然很容易做出平常在電腦前會做的,就連翻白眼的樣子都會很清楚。最後是準備充足後就臨場見招拆招,因為每個與會者的會後討論的問題,在相對舒適的環境下,常會不按牌理地跟主題無關,但可能如果是在正式國際級會議比較不會有這種狀況。

延伸閱讀 : NicolásFlores Moltedo一位來自智利的顯微外科醫師
延伸閱讀 : 【中時新聞】斷指意外先加壓 掌握黃金救援三步驟
伸閱讀 : 擺脫減重後的贅皮,擁抱第二人生
延伸閱讀 : 好奇心殺死一隻貓?飲料封口機危機四伏

  • 蔡岳儒醫師

會員限制

提醒您!文件限定VIP會員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