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星雲晚年多病 醫療召集人陳肇隆憶:大師曾說帶三分病痛才知發心

記者 記者王慧瑛、王昭月 / 高雄報導

高雄長庚醫院榮譽院長陳肇隆是星雲大師醫療團隊召集人,近身與大師相處多年,佩服他「與病為友、置生死於度外」的豁達心。
圖/陳肇隆提供

佛光山創辦人星雲大師圓寂,高雄長庚醫院榮譽院長陳肇隆是星雲大師醫療團隊召集人,他說,擔任醫療團召集人是此生榮幸,近身與大師相處多年,佩服他「與病為友、置生死於度外」的豁達心,大師曾說「修道人要帶三分病痛才知道發心,疾病也是我們修道的增上緣,不要排除它,要與病為友」,一席話充滿智慧。

星雲大師晚年頻繁進出高雄長庚醫院,通常由弟子推著輪椅到醫院洗腎,最近一次入院是在農曆年前,因血壓不穩定,器官已老化、衰竭,住進醫院加護病房,這次入院,弟子們已有心理準備,住院期間,星雲大師心心念念想回山上,昨天下午3點多,確定放棄醫療,由弟子們接回佛光山,陳肇隆等醫師也陪同到佛光山,送大師回到他最愛的地方。

陳肇隆回顧說,第一次和星雲大師結緣是在52年前、1971年,他當時在念高雄醫學院,大學二年級暑假參加了「佛光山大專佛學夏令營」,那是佛光山開山第4年,大師當時45歲,正值青壯年、英挺俊拔,是許多男女同學心目中的偶像。

陳提到,第一次和星雲大師在醫療上結緣是在2006年9月,大師不小心滑倒,肋骨斷兩根,住進高雄長庚醫院,肋骨骨折是難以忍受的痛,大師住院不到2天就要求出院,因為佛光山是日不落的機構,隨時都有傳真、email要請示大師,當時長庚醫院沒有特需病房,全院病房都沒有相關通訊設備,大師只好忍痛出院回山上繼續工作。陳表示,這些年來從大師身上看到與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共同特質:「他們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每天在思考還能為社會多作些什麼?」

2011年佛陀紀念館即將開幕,日夜趕工的10月底某一周六清晨,突接到電話說「大師可能中風了」,陳肇隆說,當時他立刻在第一時間整合最優秀醫師群組醫療團隊,在醫學大樓地下室停車場等候大師,他印象非常深刻,在大師下車瞬間,看到他穿的是袖口已經磨破的老舊袍子,凜然而立的一代宗師其實是簡樸慈祥長者。

陳肇隆說,大師醫療團隊成員都是高雄長庚的菁英,多年來發心照顧大師,大師博學多聞、勤勞樸實、律己甚嚴的風範,團隊成員和大師近距離接觸紛紛成為仰慕者,醫師群包含林祖功、陳榮、鄭正一、吳建興、林燦勳、李允吉、李志雄等人,長期相處建立深厚情感,甚至有人將大師視為精神導師。

2016年10月出血性腦中風是星雲大師病史上最危急重症,陳肇隆回憶說,當時大師腦室內有個6.5公分大血塊,緊急手術開腦取出血塊。 腦中風是重大傷病,一般病人內心難免懼怕,大師態度卻相當淡定,每次查房都要為醫護人員開示,講述深入淺出的人間佛教,像是個生命導師,也討論到生死問題說「生了要死,死了要生,像是季節有春夏秋冬的循環,人生當然有老、病、死、生輪迴。」

陳肇隆還說,大師意志力堅強,醫療團隊想著如何協助他時,他已在腦部大手術後,每天用盡力氣書寫上千幅的「病後一筆字」,並出版「星雲大師全集365冊」。大師看出醫療團隊承受一定壓力,常安慰醫護人員說,他年事已高,請大家放寬心,表現出對醫療團隊的信任。

星雲大師與糖尿病和平相處超過60年,長期糖尿病併發症幾乎都出現,包含眼睛視網膜、心臟、腎臟到血管都有嚴重病變,為了不占用社會資源,長期醫療費用堅持採自費支付。陳肇隆說,後期醫療團隊以維護尊嚴、保守、減痛、非侵襲性治療,來減輕大師的病痛,星雲大師曾告訴醫療團隊醫師說「出家人不怕死」,展現對生死豁達一面。

高雄長庚醫院榮譽院長陳肇隆是星雲大師醫療團隊召集人,他說,擔任醫療團召集人是此生榮幸。
圖/陳肇隆提供

會員限制

提醒您!文件限定VIP會員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