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永興 / 高雄報導

陳肇隆,1950年9月29日生,台灣高雄人,1976年高雄醫學院畢業後,申請到長庚醫院小兒外科當住院醫師,因緣際會是他替台灣早期以「手指切肝」手術聞名的台大外科林天祐教授,幫忙畫插圖,要給林教授出版英文教科書,為了把插圖畫好他大量研究肝臟解剖學及林天祐教授的手術論文,結果竟造成他走上肝臟移植為終生志業的道路。1982年陳肇隆有機會申請到加拿大多倫多的兒童醫院進修,在國際會議上他毛遂自薦的向美國匹茲堡大學外科教授史達哲爭取學習換肝手術的機會,當時那是全美國最尖端的外科移植領域,學成回台後,他開始在長庚外科推動肝臟移植的手術,沒有適當的手術器械就找人模擬製作,又親自前往瑞士引進當時最先進的抗排斥藥物,沒有器官保存液就自己從文獻找配方,周末假日就不眠不休做動物實驗,終於在千辛萬苦的克難環境下,於1984年在林口長庚成功完成首例亞洲屍肝移植,10年後再完成台灣首例活肝移植,讓許多過去等待器官而抱憾終生的病人,有了大量存活的機會,1997年又完成亞洲首例一肝兩受的分割肝臟移植手術,同年寫下世界首例活肝移植零輸血紀錄,2002年完成華人首例活體雙肝移植,2013年完成台灣首例超減體積肝移植,30年間他不斷創造台灣換肝手術的世界紀錄,令人刮目相看讚嘆不已!
陳肇隆不只不斷挑戰台灣換肝的技術,他也是率先以「腦死」定義挑戰過去法令,促成「腦死」和「器官移植」的立法,才使台灣的器官移植醫學大放異彩,成功的將肝臟移植的經驗推向國際舞台,他從林口長庚外科主任到基隆長庚外科主任,到高雄長庚副院長,高雄長庚醫院院長,帶領長庚外科換肝團隊,締造了傲人的成績,不只是肝臟移植個案數(至少2000多例)和五年存活率(90%以上)排名世界頂尖,世界各國的外科醫師紛紛前來長庚學習,更有世界各地的病患跨國來求醫,而他每年應邀到世界各處醫學會發表論文或做示範手術的場次更是行程滿滿,加上醫院院務的繁重和門診、手術的病人超多,總是不得好好休息,竟然就在他行醫滿40年,在卸下高雄長庚院長職務的次年,自己突然得到急性肝炎,當時肝功能指數高升且尿液呈茶色,幸好他一生照顧肝病病患,懂得自我調適生活步調和飲食,很快的讓自己肝臟獲得療癒!
陳肇隆獲得世界知名大學的邀請擔任客座教授或名譽教授不勝枚舉,他也是許多國家的科學院院士,他被母校高雄醫學院選為傑出校友,也是長庚醫院的傑出醫務人員,他的SCI論文超過500篇,培訓超過360名的國內外肝臟移植醫師,2015年他獲頒「醫療奉獻獎」,2019年他獲頒國際肝臟移植學會「終身成就獎」,並獲選擔任2020〜2021年國際活體肝臟移植學會會長,他可說是醫界的台灣之光!
延伸閱讀 : 【聯合報】好醫師未必是好病人 換肝權威陳肇隆抱病示範開刀
延伸閱讀 : 【聯合報】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微傳記今發表 影響力足以「定潮」
延伸閱讀 : 陳肇隆微傳記 | 一部不可思議的換肝奮鬥史
延伸閱讀 : 換肝之父-陳肇隆微電影
延伸閱讀 : 【華視新聞】醫援海外不藏私 陳肇隆將愛傳遞全球
延伸閱讀 : 【ETtoday】婦人「足球大血管瘤」突破裂休克 換肝之父陳肇隆拚11小時救命
延伸閱讀 : 【中時新聞】生醫領袖共聚 籲業者跨域結盟開啟新格局
延伸閱讀 : 【聯合報】我肝移植成功率逾八成,高雄長庚雙冠王
延伸閱讀 : 【聯合報】來台換肝又中風半癱 ,4歲男童跨海治療兩次手術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