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微傳記今發表 影響力足以「定潮」

記者王昭月/專題報導

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投入肝臟移植卅七年,將救人與植樹的人生況味濃縮在個人微傳記中。記者王昭月/攝影

換肝逾2000例的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在全球醫界舉足輕重,行醫之餘也種樹護地,創造永續循環,展現醫者之心。人生年逾70載,他將換肝與種樹的人生況味透過「LIVE & FOREVER」個人微傳記傳述,簽書會今午在國城「定潮」接待中心登場,現場冠蓋雲集,呼應「改變世界的人,就是定潮者」。

陳肇隆簽書會上,前總統陳水扁也意外現身祝賀,現場包括醫界、學界及換肝病友都懷抱感恩及朝聖的心情前來,陳肇隆也透露選定簽書會場地的哲學,認為國城建設董事長洪平森從籌建高雄軟體科學園區到投入興建指標豪宅,父子接力展現的品牌價值與他書中提到的「無私、超越、傳承」理念不謀而合,顯見他行事的細膩講究。

陳肇隆說,他生於高雄、長於高雄、受教育於高雄,對高雄的回饋是建立全球肝臟移植最佳手術成果的國際標竿,讓各國外科教授都前來學習。開展換肝手術的第一個十年,他完成亞洲首例,並促成亞洲第一個腦死亡器官移植立法,第二個十年致力於活體肝臟移植,讓台灣居國際領導地位。第三個十年,著重傳承經驗與醫援海外。

37年來他不斷突破精進,開創紀錄,活肝移植維持全球最高的存活率,讓高雄長庚從地方型醫院轉型成國際知名醫學中心,也訓練370位海外肝臟移植醫師,幫國內外推展肝臟移植高端醫療。此外也致力於院區綠美化,高雄長庚9千多棵喬木,約5千棵由他育苗長成,他說,「任何事都一樣,Never too late」。

國城副總洪嘉聰說,陳肇隆院長完成肝移植首例時他才3歲,如今已逾2000例,陳在醫界創下的種種紀錄前所未有,對他而言簡直像神一樣,閱讀陳院長微傳記,深刻感受到陳不僅創新精進且虛懷若谷,帶動整體社會向上的力量正是「定潮」的寫照。

監委蔡培村稱許陳肇隆巨大的身影從手術房走出時,總象徵著一個個生命的重生。當年陳獲師長推薦,幫林天祐教授繪製手術插圖,不辭辛勞畫了上百張,含括肝臟各種角度及細部都瞭若指掌,最終練就「神刀」,所下的功夫不在話下。陳肇隆院長將醫療專業化為生命的永恆,強大的能量影響台灣,甚至全世界。

高雄醫學大學前校長鐘育志說,陳肇隆是高醫第一屆傑出校友,傳承後輩毫不藏私,手裡握的不是冰冷的手術刀,而是無數病患與家屬的希望,他的故事值得更多年輕世代追隨。高師大校長吳連賞指陳肇隆發表在SCI的論文逾500篇,紀錄無人能敵。正修科大校長龔瑞璋17年前由陳肇隆換肝續命,他說,自己不僅重生,可從容治理校務,每天還能打1個多小時的網球。

統一集團前總經理侯榮隆說,陳肇隆的肝移植團隊握有核心技術,卻未孤芳自賞反而積極分享,情操可貴。高雄長庚前院長李炫昇舉一個小故事,指陳肇隆院長連演講時也務求投影片上沒有一個錯字,且時間控制精準,追求完美、一絲不苟的精神,立下換肝技術無法超越的障礙。

國城建設副總洪嘉聰表示,陳肇隆(左)創下換肝首例時,他年僅三歲,對他來說,陳的種種成就簡直像「神」。記者王昭月/攝影
高雄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前排左四)發表「LIVE & FOREVER」個人微傳記,現場冠蓋雲集。記者王昭月/攝影
高雄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發表個人微傳記,現場播放15分鐘的精彩影片。記者王昭月/攝影
高雄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選在指標豪宅「 定潮」,發表個人微傳記。記者王昭月/攝影
國城建設董事長洪平森(見圖)從籌建高軟園區到投入興建指標豪宅,品牌價值獲高雄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認同。記者王昭月/攝影

延伸閱讀 : 【聯合報】好醫師未必是好病人 換肝權威陳肇隆抱病示範開刀
延伸閱讀 : 陳肇隆微傳記 | 一部不可思議的換肝奮鬥史
延伸閱讀 : 換肝之父-陳肇隆微電影
延伸閱讀 : 【華視新聞】醫援海外不藏私 陳肇隆將愛傳遞全球
延伸閱讀 : 【民報】台灣肝臟移植舉世聞名 陳肇隆
延伸閱讀 : 【ETtoday】婦人「足球大血管瘤」突破裂休克 換肝之父陳肇隆拚11小時救命
延伸閱讀 : 【中時新聞】生醫領袖共聚 籲業者跨域結盟開啟新格局
延伸閱讀 : 【聯合報】我肝移植成功率逾八成,高雄長庚雙冠王
延伸閱讀 : 【聯合報】來台換肝又中風半癱 ,4歲男童跨海治療兩次手術恢復健康

會員限制

提醒您!文件限定VIP會員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