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聞】10月嬰脖子冒出爛疔子,不開刀一生反覆潰爛hen嚴重

記者 / 吳慧芬高雄報導

10個月大的林小弟,左側頸部突然莫名紅腫、流膿,家長以為是長粉瘤、疔子,帶至高雄長庚醫院就醫,發現是「腮裂廔管」。醫師表示,「腮裂廔管」是種先天異常疾病,若細看可在患者頸部兩側,看到各有一個如針孔般、小紅點開口,若不開刀摘除兩側廔管,患者只要遇免疫力較低下時,即會併發感染與膿瘍,困擾一生,而林小弟經手術後,預後良好。

收治林小弟的高雄長庚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李信儀表示,人類的胚胎在發育到第4到第5周時,會出現咽弓、咽囊及咽裂的結構,漸近會變成耳朵、下巴與脖子,但若演變成器官過程中,連通身體內腔和外腔的管子沒有萎縮與消失不見,就會形成一般人不該有的「腮裂廔管」。

林小弟左頸腮裂廔管發炎,在開刀房麻醉後,準備進行腮裂廔管摘除手術。李信儀醫師提供,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李信儀表示,「腮裂廔管」患者一出生就會有此異常管子,只要仔細觀察,其頸部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如針孔般的小紅點,這其實是左、右兩側「腮裂廔管」的開口,新生兒還不會坐與挺脖子,除非很細心,否則不會發現,大多發現時機是在八、九個月大以後,平日時這兩個小開口,如同兩顆小紅點,但一旦感冒、睡不好等免疫力較差時,「腮裂廔管」就會成為感染源,反覆發炎、紅腫、潰爛,從小開口中不斷流出膿汁。

未發炎的腮裂廔管位於頸部左右兩側,其開口有如兩個小針孔(箭頭處)。李信儀醫師提供,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李信儀指出,上述十個月大的林小弟,是因左側「腮裂廔管」發炎潰爛而就醫,陪同家長指剛開始以為孩子是長粉瘤、疔子,但使用皮膚藥都沒改善,輾轉就醫過程,被懷疑是先天異常「腮裂廔管」,因此才到他的門診,繼而被確診。

李信儀說,由於林小弟已併發感染,他先以抗生素,壓抑其感染病況後,再為他開刀,只花半個小時,就摘除林小弟兩側的「腮裂廔管」;而「腮裂廔管」通常不會致命,但若不摘除,恐讓患者困擾一生,「你想看看,脖子那裡偶爾就像長庁子般化膿、紅腫,當然是很困擾」。

林小弟左頸腮裂廔管發炎,在開刀房麻醉後,準備進行腮裂廔管摘除手術。李信儀醫師提供,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李信儀提醒家有幼兒的家長,可細心觀察孩子頸部兩側是否有像針孔般小紅點,在還沒併發感染前,就先就醫,若確診為「腮裂廔管」,及早開刀切除以絕感染後患;若是頸部兩側常在同一部位反覆像長庁子般紅腫、流膿,應也帶至小兒外科釐清,以期及早診治。

阮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宏儒表示,腮裂廔管患者有時會伴有頸部一按就有腫痛感。一般人發生「腮裂廔管」機率約1%到5%,有些「腮裂廔管」患者從小到大頸部都反覆紅腫感染,每次都是吃抗生素壓抑,隔一陣子就發作,直到成年後被確診,開刀摘除後才告別困擾。(地方中心吳慧芬/高雄報導)

李信儀醫師指腮裂廔管的患者,若不開刀移除廔管,終其一生頸部都會反覆發炎感染。吳慧芬攝,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李信儀醫師指腮裂廔管的患者,若不開刀移除廔管,終其一生頸部都會反覆發炎感染。吳慧芬攝,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李信儀醫師為林小弟進行腮裂廔管摘除手術。李信儀醫師提供,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延伸閱讀 : 【民視新聞網】家長注意!一歲女童走路不穩跌坐玩具,鐵柱直插肛門濺血

會員限制

提醒您!文件限定VIP會員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