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長庚 研究醫技員 江淑婷
IRCAD為1994年於法國史特拉斯堡發跡,台灣是亞洲第一個,亦是目前全亞洲最大的創新醫療與微創手術訓練中心。為了提升高雄長庚外科的內視鏡教學工作內涵,我此次參與B.E.S.T. Course是由法國同時開辦,在台灣主辦邁入第六屆的跨領域課程,包括Business, Engineering & Surgical Technologies三大領域。法國主辦單位根據每年的入選設定,經由法國及台灣共同審核篩選符合資格的參加人選。實地課程為期五天免費工作坊,包含了微創手術訓練、創業課程與技術討論競賽。
活動首日宣布法國及台灣組員,而Challenge的題目是:
THE “Initial” NEED
「A way to 〔predict〕 surgeon performance in 〔surgical proced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surgical outcomes〕」

前四天上午時段,有三至四個小時在位在中心三樓大型模擬中心,由基礎入門到中階微創手術訓練,亦是我最喜歡的部份;搭配不同學員協力跑台,適應不同的身高與熟悉速度,與不同主刀副手培養默契,第一天與PGY醫師夥伴學習得速度很快,獲得Coach Assistant稱讚,並進入到進階的Single Port procedure;到第四天則進行活體動物腹腔微創手術,三個人一組,我的導師是高醫泌尿外科陳妤甄醫師;從打trocar開始,練習了切腎及切膽囊,其他組則分別有切胃、切腸、或切肝微創手術。另外,還需要練習微創模擬箱內持針縫合胃袋,這相當具有高度挑戰性,因為非常的滑,結果挑戰兩次都失敗,懸念。

研習會第五天,台灣五隊、法國五隊,逐隊上台發表技術設計產品概念。我們隊伍得到最佳商業計劃獎。B.E.S.T. Course是大人的營隊,學習突破框架去思考。有學員明年想報名法國隊,也有工程師想去報考學士後醫學系。最後,感謝這五天的研習體驗,盼未來能為高雄長庚外科部帶給更多更進一步的創新設計教學活動。

參考:
de Ruijter, P. Halvax, B. Dallemagne, L. Swanström, J. Marescaux, S. Perretta,商業工程外科技術 (BEST) 教學方法:培養外科創新人才,外科內窺鏡檢查2015 年 1 月,第 29 卷,第 1 期,第 48-54 頁]
資料來源:
1.WebSurg aka IRCAD 微創手術資料庫
2.台灣微創手術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