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巧手仁醫守護顱顏兒30年

當患者真的感覺到重獲新生,我覺得作為一個醫生,如果我可以提供給病人這樣的幫助,這就是我覺得最開心的事情。 ── 賴瑞斌

30多年前,台灣的顱顏外科還處於起步不久的階段,由台灣顱顏重建祖師爺羅慧夫(Samuel Noordhof)醫師,帶領在台灣培養的一支優秀外科醫師團隊,憑藉著日以繼夜的努力研究,出國進修學習最新知識,為台灣的顱顏整形醫療打下了深厚的基礎。賴瑞斌就是在那時加入這個領域,和團隊夥伴們一起守護著無數國內外的顱顏兒,讓他們擁有自信面對這個世界的容顏。

在整形外科領域,顱顏部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單位。我們有一小群人把自己叫做顱顏外科醫師,主要是處理頭骨、腕骨、顱顏皮肉異常,包括各種先天性和後天疾病,如台灣治療比例最多的唇顎裂;半邊小臉症、小耳症等先天顱顏疾病,還有因外傷或腫瘤造成的破壞等,我們的任務就是將之修補起來,這就是我們顱顏外科主要在做的事情。

從胎兒顧到成年,顱顏兒獲悉心全程照料

唇顎裂是顱顏外科患者中人數最多的族群。拜超音波之賜,現在絕大多數的唇顎裂在出生前就會被發現。通常出生前父母就會來諮詢,我們會追蹤照顧患者直至成年,所以這會是長時間、有計劃,按步驟的治療。通常唇顎裂會經過多次手術,如唇裂一次,顎裂一次,植骨一次,接下來還要看需要哪些修復和整形,視情況再追加治療。要等到他成年,所有生長都固定了,我們才會認定已經幫他治療好了。

之所以要追蹤如此長的時間,是由於唇顎裂除了嘴唇鼻子和軟顎硬頸的影響外,還會影響到臉骨發育,帶來多種問題,例如第三型咬合不正導致的戽斗,有些會嚴重影響患者外觀,讓他們覺得自卑,無法融入社會。這些案例我們會等患者成年,女生約16歲,男生約18 歲後,再做正顎手術矯正臉形和咬合。

還有一些較少見的如天生頭骨畸型,這些病患受影響的不只是外觀,腦部發育也會受影響。我們會與神經外科醫師攜手救治這些小朋友,讓他們的腦部發育不受影響。另外,我們也跟口腔外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密切合作,將頭頸腫瘤患者手術被切掉的地方補起來。除了顯微手術外,我們也需要處理骨頭缺損,儘量讓患者在術後能具有接近正常的外觀,這些都是我們的日常工作。

3D影像及列印推動顱顏重建手術快速發

3D影像、列印和導引技術進入醫療領域後,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這些技術問世前,雖然有X光和電腦斷層掃描,但都屬於2D影像。我們以前都用剪刀剪X光片,挪動膠片來確定手術的位置,有時真的會不大精準,特別是顏面兩邊不對稱的情況就更加棘手。現在3D影像不僅能在體內模擬各種角度及手術結果,加上射出成型技術,能獲得立體模型,如此一來,過去需要很多經驗才會做的手術,現在可以直接教給年輕醫師,讓他們更快地學習,對顱顏重建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幫助。

難忘案例:多次手術讓神經纖維瘤患者重見陽光

顱顏重建醫療的發展,加上台灣的健保制度,為許多患者帶來了新希望。有一個神經纖維瘤患者剛好長在顱顏面,從小他就被藏在家裡,健保制度開始後,他才能接受手術治療。一開始是小部份切除,後來技術進步了,我們一直勸他接受顱顏重建手術。在他終於同意後,我們幾位醫師一起合作,盡可能地切除患部,然後做顯微手術,把缺的皮肉補起來,然後把變形的顱顏骨再拼起來,做出比較對稱的結果。雖然這位患者現在還戴著口罩,但他比較願意走出來,漸漸地,他覺得自己的生命比較有意義了。像這樣的案例,能夠真的去幫助一個人獲得新的人生,是我作為一個醫生最開心的事情。

愛是不滅的火花,羅慧夫醫師愛的傳承,讓台灣顱顏外科醫療很溫暖

台灣的顱顏重建醫療技術享譽國際,主要歸功於半個多世紀以前,漂洋過海來到台灣的羅慧夫(Samuel Noordhof)醫師。或許是基因關係,黃種人的唇顎裂比例大概是白人的1.5倍到2倍,也比黑人來得多。因此,當時羅慧夫醫師被台灣唇顎裂患者無法得到妥善治療的情況撼動,毅然回美國進修三年的整形外科,而後返台開始訓練一批住院醫師,台灣的顱顏外科醫療從此開始紮根。

羅慧夫醫師的個性是完全利他的,所以在他學成返台後,就開始送很多年輕的住院醫師到全世界最先進的地方去,學習唇顎裂、顱顏異常治療的知識跟技術。從最初來台的馬階時期,到後來擔任長庚院長,他都沒有停止過。現在國內多位整形外科界的權威,包括陳昱瑞、曹賜斌、 陳國鼎、洪凱風、羅綸洲等,都是當時到國外學了新技術,再回來共同努力打造顱顏中心。

除了送人出國,他還延請美國的大師來長庚醫院擔任客座,協助我們建立顯顏中心。我也是在林口長庚訓練的,羅慧夫醫師的培訓非常嚴格。我記得我開始到高雄長庚時,已經是第四年的主治醫師,當時我每週日要從台北下高雄準備週一的開刀及門診;而羅慧夫醫師也一樣,他那時大約60歲了,卻每週一親自從台北下來高雄開刀和看門診,如果情況 ok,我就跟他一起回台北,否則我得留下來照顧病人到週二才能回台北。

就這樣我們南北兩頭跑了大半年,隔年我正式轉職到高雄長庚,但他依然每週一親自來開刀看診,我開不好刀一樣會被他罵。正是他對每一位醫師的嚴格訓練、對病患發自內心的關懷,讓今天的長庚顏中心在唇顎裂領域執牛耳地位,在國際享有盛名。今天,許多國家都和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合作,由台灣派醫師過去義診。一直到疫情前,我們每年都會到越南、柬埔寨和蒙古國等地義診,平時大概也都有二、三十個國外的醫師會來台受訓,然後回去從事唇顎裂和顱顏異常的治療。

現在,台灣的唇顎裂患者約有九成都由長庚系統做治療。並不是其他醫院不會治療,而是因為唇顎裂需要一系列的跨科別合作,能照護好一位病患,這正是羅慧夫醫師和眾多醫界前輩數十年來努力締造的成果。他們創造出來的不僅是精湛的醫術,還有對病人無盡的愛、關懷和奉獻精神。斯人已遠,但羅慧夫醫師傳承的愛依然溫暖,這是他留給我們最珍貴的資產。做為他的學生,最大的心願就是繼續傳承他的技術與精神,持續照護需要幫助的人。

全文來源:Story整形春秋 第二季Vol.4

賴瑞斌
現職
高雄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兒童整形外科主任

學歷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

經歷
高雄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住院醫師

學會與認證
亞太顱顏外科學會會員
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外科醫學會外科專科醫師

會員限制

提醒您!文件限定VIP會員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