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體肝臟移植病人使用免疫抑制及結核菌藥物Rifampicin 和 Rifabutin藥物交互作用影響的比較

王鈺鍞

背景

臨床上處理肝移植患者併患有結核病的病人最常遇到的挑戰常是抗結核病和免疫抑製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可能會增加受肝者排斥的風險。目前大部分的指引建議使用Rifabutin而不是Rifampicin。主要是因為Rifabutin不只降低誘導免疫抑制劑代謝的能力且同時能保有與Rifampicin相同抗結核病的療效。然而目前沒有數據直接比較在肝移植合併結核病患者使用Rifabutin與Rifampicin的預後。本研究旨在比較活體肝移植併同時患有開放性結核病患者使用Rifabutin與Rifampicin與免疫抑制劑相互作用和臨床結果。

方法

我們收集了從1994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間接受成人活體肝移植且診斷為開放性結核病的患者進行了一項回顧性研究,這些患者同時並連續接受Rifabutin based或Rifampicin based治療和免疫抑製劑。

結果

總共有22名患者納入研究,Rifampicin group (RFM)有12名(55%),Rifabutin group (RFB)有10名 (45%)。在治療結核病期間,兩組的免疫抑制劑劑量增加率相似( RFM:38%, RFB:47%, p=0.737),但是在RFB組的免疫抑制劑濃度下降率明顯較低(8% vs 49%; p=0.010)。兩組的急性細胞排斥率(acute cellular rejection, ACR) ( RFM:25%, RFB:20%, p=0.217)與總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 RFM:100%, RFB:80%, p=0.114)相似。

結果

與RFM相比,RFB與免疫抑製劑的相互作用較小,因此在結核病治療中更易於使用。然而RFB 並沒有顯著降低 ACR 的發生率。

延伸閱讀:PGY課程 : 腸胃道腫瘤、肝臟腫瘤

  • 王鈺鍞醫師
王鈺鍞
現職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一般外科 主治醫師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經歷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住院醫師

學會與認證
台灣外科醫學會外科專科醫師
台灣消化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會員限制

提醒您!文件限定VIP會員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