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瑩、林岳民 / 文

(照片提供/林岳民)
一名54歲男性,因反覆腹痛數天,曾至診所就醫但未獲改善而掛急診求助。電腦斷層初步檢查發現,降結腸有腸壁變厚合併發炎的現象,懷疑大腸缺血導致壞死的現象,進一步經過電腦斷層重組成3D立體影像,可以更精細看出下腸繫膜動靜脈有畸形的狀況,透過手術將壞死腸子及異常血管切除後症狀改善,恢復情形良好,可正常進食,術後順利出院,目前在門診追蹤。
動靜脈畸形可發生在身體各處有血管的部位,常見在腦部的血管,但下腸繫膜動靜脈畸形並不常見,甚至世界上沒有人做過大型的統計研究,只有少數的病例報告。
下腸繫膜動靜脈畸形有可能是先天性的血管構造異常,也有可能是後天性的,像是曾經接受過腹內手術或腹部外傷撞擊而導致下腸繫膜血管異常。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痛或是肚子有時可意外摸到脈動性腫塊或血便。
一般病人若無症狀是不需要就醫的,不過一旦有症狀時便會依照症狀來進行治療。血便時,常規治療與下消化道出血相同,可從內視鏡下嘗試止血治療,或是安排血管栓塞及手術治療。但若有持續腹痛症狀合併休息卻無法緩解、腹部無法放鬆這些警訊,要盡快就醫,因為這疾病狀況嚴重時也可能會導致腸子壞死。雖然腸繫膜動靜脈有畸形是一個非常罕見疾病,症狀也跟一般腹內器官發炎相似。不過一旦有腹痛症狀,若未及時送醫救治,可是非常難以救治。
(作者分別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總醫師、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