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罕見!牙籤漂流9公尺 穿腸引發腹腔膿瘍

郭寶仁Pao-Jen Kuo

記者 / 高雄方志賢

牙籤從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到大腸,最後穿破降結腸,造成後腹腔膿瘍。(記者方志賢翻攝)

一名70歲老翁因發燒、左下腰痛就醫,經檢查確診後腹腔膿瘍引發敗血症,但醫師為他進行清創手術時,發現致病禍首竟然是一根牙籤。原來老翁餐後以牙籤剔牙,卻因服用安眠藥睡著了,不慎將牙籤吞下肚,造成在體內漂流近9公尺,掉進腹腔,進而導致感染、潰爛!

「這支牙籤真的好厲害!」高雄長庚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郭寶仁表示,民眾誤吞牙籤、魚刺、硬幣等異物,80%會從消化系統排出,其餘20%可能刺傷食道,或因腸胃穿孔,引發腹膜炎,但這支牙籤從食道(50公分)、胃、十二指腸、小腸(約7公尺)到大腸(1.5公尺),在大腸還繞過升結腸、橫結腸,最後穿破降結腸,造成後腹腔膿瘍,是醫學上罕見病例。

郭寶仁強調,引起後腹腔膿瘍常見原因,包含腎結石、輸尿管發炎等泌尿道感染,大腸憩室炎、闌尾炎,以及腰椎手術後感染所致,但從未見因牙籤等異物穿破降結腸引發後腹腔膿瘍的案例。

老翁因持續高燒3、4天、左下腰痛,先到診所就醫,服用抗生素治療,未獲改善,轉送高雄長庚醫院救治;經抽血檢查發現發炎指數、白血球數都很高,血小板低下,出現敗血症休克,進一步利用電腦斷層診斷為後腹腔膿瘍,潰爛範圍從腎臟旁沿著骼腰肌蔓延到左大腿。

郭寶仁說,老翁8年前曾開過腰椎手術,術前研判可能因此感染,但施以手術引流,從骨盆腔開刀進入後腹腔時,意外撈出一根約6公分長的牙籤,經詢問老翁女兒獲知,老翁餐後常用牙籤剔牙,加上有服用安眠藥習慣,研判可能吃完安眠藥後,咬著牙籤休息時睡著了,並把牙籤吞下肚。

一名70歲老翁因後腹腔膿瘍引發敗血症,醫師郭寶仁在他後腹腔發現一根牙籤。(記者方志賢攝)

延伸閱讀 : 縫合技術標準作業流程及預防針扎注意事項
延伸閱讀 : 經FK506刺激的脂肪幹細胞分泌的外泌體可以減少神經壓砸傷後脊髓巨噬細胞自噬作用
延伸閱讀 : SDM醫病共享決策 :罹患乳癌需接受乳房全切除手術,我要不要接受乳房重建手術?
延伸閱讀 : PGY課程 : 燒燙傷及蜂窩性組織炎
延伸閱讀 : PGY課程 : 實證醫學課程(EBM)

郭寶仁Pao-Jen Kuo
現職
高雄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高雄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病房主任
學歷
花蓮慈濟大學醫學系
經歷
高雄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高雄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住院醫師

會員限制

提醒您!文件限定VIP會員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