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吳彥廷 醫師
病人:「醫師,我希望接受疝氣手術治療,但是術後傷口是不是會痛一陣子?」
醫師:「如果擔心術後疼痛,可以考慮腹腔鏡手術修補疝氣,降低疼痛,隔日可出院正常活動。」
腹股溝疝氣的症狀與危險因子
上述與患者的對話是許多腹股溝疝氣(也稱鼠蹊部疝氣,或是台語「墜腸」)的病友們心中共同的心聲,希望接受手術治療腹股溝疝氣,卻又擔心術後的不適,於是躊躇不前。
事實上腹股溝疝氣相當常見。其最常見的症狀為腹股溝在站立或腹壁用力時有局部的膨出。有 3 成左右的患者除了局部膨出外沒有其他不適,其他的患者可能會合併有局部的痠脹感或抽痛,尤其是長時間站立或走動之後會更嚴重。而躺下之後,膨出的地方如果縮回去了,這些不適感會明顯緩解。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劇烈的疼痛發生,甚至合併噁心嘔吐、局部發紅發紫,可能是疾病進展至嵌頓性疝氣或是絞勒性疝氣,此時須儘速就醫。
哪些人容易發生腹股溝疝氣
最常見的風險因子為抽菸、慢性肺病、慢性咳嗽,長期搬運重物也被認為是可能的原因。若有腹股溝疝氣的家族史,發生腹股溝疝氣的機會高達一般人的 8倍。另外,若曾經有某一側發生過腹股溝疝氣,另外一側也較容易疝氣。
腹股溝疝氣的治療
無症狀的腹股溝疝氣一般來說不需要治療,有些患者試著使用「疝氣帶」來預防疝氣變大,不過目前效果並不明確。另一方面,如果患者已經開始有不適感,就建議接受手術治療以減少疼痛、改善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能預防腸內器官膨出後發生沾黏而無法推回腹腔,演變成嵌頓性疝氣或是絞勒性疝氣。嵌頓性疝氣或是絞勒性疝氣需要較複雜的手術才能處理,甚至可能需要切除部分腸道。
腹股溝疝氣的手術治療,是將疝氣囊剝離,並將薄弱的腹壁使用人工網膜加以修補強化。手術治療包括傳統刀口的修補手術,以及近幾年發展成熟的腹腔鏡修補手術,甚至是更細膩的機械手臂手術。但腹腔鏡修補手術及機械手臂手術也不是所有的病人皆適合,心肺功能不佳、腹部曾經接受過大手術就需要仔細術前評估。
腹腔鏡修補手術的優點
一、可在同一次手術中經由同樣的傷口,同時修補雙側的腹股溝疝氣,避免左右兩邊同時承受傷口的疼痛。部分的患者在接受腹腔鏡單側腹股溝疝氣修補時,發現對側腹股溝也有疝氣,此時可同時做修補。
二、腹股溝疝氣在前次傳統刀口手術處理後,如果疝氣復發,假使要再從同樣的傷口處理,組織容易沾黏,疝氣的修補也較困難。此時使用腹腔鏡手術可從另外一個角度將腹股溝重新修補一次,降低手術的困難度。
三、傳統刀口的傷口大約 4 至 5公分長,腹腔鏡疝氣修補的傷口減少至 3 個小傷口,減少患者術後的疼痛,加速復原。除此之外,術後的慢性疼痛也能大幅減少。
四、機械手臂輔助疝氣修補也是經由 3 個小傷口搭配腹腔鏡進行手術,而除了加速術後復原、減少術後慢性疼痛的優點之外,亦能夠使用機械手臂將腹壁缺損修補。此外,多次復發的腹股溝疝氣若因組織沾黏造成修補不易,也可藉由機械手臂輔助完成複雜困難的修補。
術後復原時間
腹股溝疝氣術後需待傷口疼痛較緩和後再出院,傳統刀口的修補手術有時傷口較疼痛,手術後會需要兩三天復原。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的話,幾乎在手術結束後數小時內即可自行活動,無其他不適的話其實不一定需要再住院一個晚上。
結語
相較於傳統刀口疝氣修補手術,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能夠大幅降低術後疼痛,對於因為害怕術後疼痛而延誤治療的疝氣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另外,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也能更有效率地處理雙側腹股溝疝氣以及復發性腹股溝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