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對於老年患者的短期預後優勢

殷士閔
Shih‑Min Yin

這次我們團隊發表的論文,今年初幸運被接受並刊登在BMC Surgery上。雖然不是影響係數非常高的雜誌,但對於高雄長庚的胰臟外科來說,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畢竟,上一次高雄長庚發表胰臟手術相關的original article,已經是1996年的事情了。當時的作者群,包括周逢復教授、陳肇隆院長跟沈陳石銘教授等人,現在都已經是世界級的大師,也是我們外科界祖師爺等級的傳奇人物們了。

先說結論

在我們的研究當中,接受微創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的老人病患,有幾個重要結果:
1.手術後住院時間縮短,大約比傳統開腹手術早了一週出院
2.手術後引流管完全移除的時間也變短了
3.胃排空不良的併發症減少了
4.在手術的死亡率與併發症上,可以達到跟傳統手術一樣安全

研究摘要與結果

從2016年開始,我們回顧了高雄長庚所有進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患者,將微創與傳統手術這兩組分開比較。此外,我們特別將65歲以上的老人挑出來,想了解微創手術是否有特別的優勢。

我們在臨床上的想法是,胰臟癌與壺腹周邊的腫瘤,在老年人發生的比率較高。如果微創手術可以加速他們的恢復,讓這群病人更早接受後續的治療,也許對它們的預後會更有幫忙。

我們總共收錄了26個微創手術的病人與119個傳統開腹手術的病人作為比較,同時利用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的統計方法,針對老人的族群進行分析。在結果上,可以顯著的發現進行微創手術的病人,在住院天數(18 vs. 25 days, P = 0.028),、引流管移除 (16 vs. 21 days, P = 0.012) 以及胃排空延遲(5.9 vs. 32.4% P = 0.036).等表現上,比傳統開腹手術有明顯的優勢。

當然,一個新的手術方式最重要的前提,是對病人要安全。而我們在90天內死亡率(0% vs. 17.6%, P = 0.075)與重大併發症(17.6% vs. 29.4%, P = 0.290)上,微創手術也可以達到與傳統手術一樣安全。

雖然這個研究的收案數不多,也還沒有長期的預後數據,但對於整理本院的微創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的分析上,算是有不錯的初步成果。

總結

透過微創的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對於老年患者來說,即使是日常生活體能狀態較差的一群,在短期預後上,仍然可以有較短住院天數、較早引流管移除以及較少胃排空延遲等好處。而手術清除率、死亡率與手術併發症等病患安全性相關因子,則與傳統開腹手術不相上下。

在慎選病患的情況下,這樣的術式對於年長患者的確能帶來早期恢復的好處,而這樣的好處,會不會進一步讓這些患者帶來更多接受完整療程的機會,譬如手術後的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等等,就有待更多的研究來比較與證實了。

延伸閱讀 : 螢光導引的微創膽囊切除,可有效避免肝移植患者的膽管損傷
延伸閱讀 : 【Hinet】高雄長庚舉辦膽胰癌病友會

  • Shih‑Min Yin
殷士閔
現職
高雄長庚醫院 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學歷
長庚大學醫學系
經歷
高雄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住院醫師

會員限制

提醒您!文件限定VIP會員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