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蔣仁人 / 專題報導

高雄長庚大腸直腸專科護理團隊2021年以「璀璨玫瑰人生~腸造口全人整合照護」獲得護理特色專科組金獎肯定。團隊不僅提供專業腸造口定位,同時建置人工智慧平台,減輕病患出院後對照護腸造口的焦慮,提供符合病人期待的國際級照護品質。
高雄長庚護理部主任江明珠表示,大腸直腸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高雄長庚收治的病患數僅次於林口長庚。團隊感受到病人對腸造口照護的擔憂,進而造成身心靈的影響,因此整合所有作業流程,提供最貼近病人需求的照護服務。
團隊會依手術前、手術後及居家治療各階段,提供腸造口病人跨團隊整合性照護流程、個別性照護。高雄長庚直腸肛門科技術組長陳春敏表示,腸造口最常發生排泄物滲漏導致周圍刺激性皮膚炎,團隊從術前就開始介入,以精準定位避免此類狀況發生。
陳春敏說,手術前團隊會先與醫師端溝通確認病患狀況,隨後造口治療師會觀察病人坐、臥、站及前傾等姿勢,並依據病人日常生活作息與活動習慣,選出符合個人需求的腸造口定位點,以利病人居家自我照護,避免腸造口袋脫落。
此外,為維持手術後良好營養狀態,也會由營養師依個人飲食習慣,提供腸造口術後營養計畫,同時依病人照護的需求提供腸造口清潔衛材組合包,以提升造口周圍皮膚完整性。為加強病人學習腸造口居家自我照護技能,亦提供多元化衛教,如:多媒體影片、模型輔具等。
高雄長庚醫院護理部督導柯幸芳表示,團隊會在病患住院期間反覆播放衛教影片,確認病患照護流程正確。另考量病人出院返家後需持續執行腸造口照護可能發生的異常狀況,如皮膚炎或腸脫垂,需要判斷是否返院治療,團隊更首創腸造口遠距居家照護服務系統,建立人工智慧平台運用『手機APP-腸造口居家照護』,即時評估腸造口異常狀況後提供處理意見,柯幸芳說,病患對傷口若有任何疑問,可以拍照上傳,APP會主動進行傷口分級,並提供相關照護資訊,降低民眾的不安定感。後台也會主動遠端監控,若發現有異常之處,也會主動與病患聯繫,提供必要的協助。
江明珠說,團隊透過整合、創新、智慧有效性護理,將腸造口皮膚炎發生率從三年前的60%降低到6.5%,成效顯著,大幅提升病人居家自我照護能力與促進。團隊也透過生活品質調查等設定評比指標,持續優化團隊執行流程。
江明珠認為,團隊從臨床實務面看到病患的需求,以視病猶親的精神找出方法協助病患克服,遵循長庚醫院一直以來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價值,整合團隊力量提出可行方案解決問題,才能不論在結果面或是病人需求面都獲得優於國際水準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