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傷三角到死亡四象-對於外傷病患,增加低收縮壓要素改善對於死亡風險評估,回溯性世代研究

曾偉倬

凝血功能異常、低體溫、酸血症,三者並稱為創傷三角,過去被廣泛使用於評估外傷病患的死亡率預測,於本研究中,我們加入了低收縮壓(小於60 mmHg)作為第四項預測要素,並稱為死亡四象。

於2009年一月至2019年十二月,總計3361位登錄於高雄長庚外傷資料的外傷病患,爾後這些病患依照創傷三角分成四組,再來將低收縮壓加入要素,將病患重新分為五組,並加入性別、年齡、共病症做調整,針對符合一項創傷三角同時擁有低收縮壓的病患,死亡率會是沒有的3.69倍,對於符合兩項和三項創傷三角同時擁有低收縮壓的病患,死亡率則是分別為沒有的10.1、40.18倍,而死亡四象同時符合的案例則有8位,死亡率為100%。

本文結果指出低收縮壓(小於60mmHg)也許適合作為第四項預測外傷病患死亡率的要素。

延伸閱讀:2022年度 | 外科部最佳服務優良人員

  • 曾偉倬
曾偉倬
現職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住院醫師

學歷
長庚大學醫學系

學會與認證
台灣外科醫學會外科專科醫師

會員限制

提醒您!文件限定VIP會員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