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繫帶(Tongue tie/ankyloglossia)

作者 / 蔡逸文醫師

台語裡的「吊舌筋」,嚴重會讓你不好發捲舌音,但什麼狀況下要處理呢?

診斷

舌繫帶是一舌頭下方的帶狀或片狀結構連結口腔底到舌底。舌繫帶過緊或聯繫到舌尖,就會限制舌頭活動,例如,舌尖呈W型、舌頭無法吐出嘴巴、舌頭無法頂住上顎,嬰兒不好吸允母親的乳頭而影響進食,小孩不好發出捲舌音等等。臨床觀察即可診斷。

或者可以參考,美國耳鼻喉科醫學會的準則,有下列是可以辨別舌繫帶過短:
– 舌頭前端呈現”V”字型 
– 舌頭無法碰觸到牙齦
– 舌頭無法碰觸到上嘴脣
– 舌頭無法左右移動

分類

簡單的話以Bristol tongue score的四個項目來評估程度(嚴重到輕微,0分1分2分)。
1. 舌頭尖端外觀:海鷗型(0)、下方凹陷(1)、圓弧(2)。
2. 舌繫帶連接到舌頭的:舌尖(0)、中段舌頭(1)、舌頭底端(2)。
3. 嘴巴張開時(或哭得時候)舌頭可以舉起到:舌頭無法舉起(0)、舌尖可以到張嘴的中央(1)、舌尖可頂到上顎(2)。
4. 舌頭往外吐時延展:舌頭頂到下顎(0)、舌頭可以超過下顎齒(1)、舌頭可以舔到下嘴唇(2)。

還有 Coryllos ankyloglossia grading scale,還有更仔細包含功能評估的Hazelbaker assessment tool for lingual frenulum function

或者以最簡單的分類:
以黏繫到舌頭的情況來分類,連到舌尖大部分會造成活動的限制,為嚴重(下圖最右邊);連到舌身一半處視為中等(下圖中間);連到舌底視為輕微(下圖左邊)。

治療時機

當舌繫帶限制舌頭的活動,舌頭無法吐出嘴巴不能觸及上下唇的外緣、舌頭無法頂住上顎。
(捲舌音無法發出,有時不一定是舌繫帶過緊,有時後是小孩沒有觀察到怎使用或嘴型發音,這時考慮語言復健。也要讓小孩看到你說話時嘴巴的動作,像鸚鵡一樣練習仿說,模仿大人發出聲音,或在孩童2歲後進階練習對話式的親子共讀,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

治療方式

對於嬰兒或者小小孩(還沒長牙齒時,大約年齡六個月以下),而且舌繫帶是薄膜型態,可以考慮在門診診間「剪」舌繫帶。若是肥厚型態,或者是小孩(已經長牙齒),則應該到開刀房全身麻醉來手術處理舌繫帶。

術後追蹤

手術後的情況,就像我們成人嘴巴咬破皮的感覺,會些微流血和疼痛,但是大部分很快就沒有感覺,傷口流血也很快就止住。診間剪完舌繫帶,大約觀察半小時沒有繼續流血就可以進食。手術處理舌繫帶,在全身麻醉醒來,呼吸穩定不會噁心嘔吐就可以進食。

術參考資料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ankyloglossia-tongue-tie-in-infants-and-children
Pediatrics (2011) 128 (2): 280–288.

全文來源 : 小逸文筆記

會員限制

提醒您!文件限定VIP會員下載